2012年7月,廈門的天氣悶熱到讓人頭痛,而我卻在為自己的新行程而激動不已。一周前,發(fā)給《馬術》雜志的自薦信收到了回復,我將獨自啟程前往北京接受面試。 一封老郵件 因為從小喜歡動物,大學畢業(yè)后又因機緣巧合而進入了馬術行業(yè),一干就是兩年多,一直以來,我都渴望能到國內馬術最發(fā)達的城市去長長見識。而身在南方城市,馬術的相關資源少的可憐,唯一的讀物,就是那本厚厚的《馬術》雜志。正巧有一天看到雜志的招聘啟事,我欣喜若狂,立刻寫了一封自薦信,發(fā)到了馬術雜志的郵箱。 “大四那年,我有幸參加了一個馬術講座,并在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獲得了一份特殊的獎品,就是《馬術》雜志,還記得那是09年6月期,封面上有一匹瀟灑的白馬。由此我與馬術結緣,并開始搜集和閱讀《馬術》雜志,包括往年的期刊……”翻出這封老郵件,我仍能感受到自己當時激動的心情,仿佛帶著一個學生要競選班長時的緊張,同時充滿了自信。 只因一個面試,我就決定把自己的行囊從廈門帶到北京,朋友們都覺得我大概瘋了吧。我也覺得自己有些沖動,但冥冥之中總有一種預感。夏季的北京炎熱又多雨,剛來的第二周,就遭遇了北京61年最強暴雨。而這個7月最讓我難忘的并不是暴雨,而是我終于進入了《馬術》雜志的大家庭。 編輯部的故事 在辦公室的日子,就像那部有點年代感的電視劇《編輯部的故事》一樣,有趣又充實。關于有趣,首先要說的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昵稱——全是“哥”。編輯部明明大多都是美女,可偏偏要以哥來稱呼,我也不出意料地被稱為“萌哥”。除了主編李老師之外,唯一的男同胞卻收獲愛稱“大貓哥”。 大貓哥是IT好手,愛聽中文歌曲,有一次我給他聽一首楊鈺瑩的老歌,大貓哥問我歌名叫什么,我說,“叫 < 我不想說 >”,他默默地從電腦屏幕后探出頭問道:“你為什么不想說?” 像這樣的段子手,在編輯部里可不只一位。記得新來的實習編輯小春學弟就曾說過:“我從小就喜歡聽‘西城男孩’(美國一樂隊)的歌,現(xiàn)在我來到了 < 馬術 > 雜志,終于也成為了一名西城男孩?!笔堑?,辦公室彼時坐落于北京西城區(qū),從辦公室的窗戶望下去就是二環(huán)橋下潺潺的護城河。 難忘的友情,更似親情 一天用完午餐,我們照?;氐睫k公室,卻發(fā)現(xiàn)大家似乎有什么秘密,背著我互相擠眉弄眼。我正疑惑著,就接到一個快遞的電話讓我下樓取件。等回到辦公室,桌子上居然出現(xiàn)了一個漂亮的生日蛋糕,原來今天是我的生日,大家“預謀”已久是為了要給我一個驚喜!連我自己都忙忘了的生日,卻被大家記在心里,桌上還有一束“匿名者”送來的藍色妖姬玫瑰,真是讓人太感動了。沒有想到,一個人身處異鄉(xiāng),還能擁有這么完美的生日。這里沒有大公司里的勾心斗角和爾虞我詐,他/她們雖只是同事,然而卻更是彼此的朋友,更像是一家人。 這一點,在辦公室越久就越有體會。比如每次雜志下印廠前,所有人會不約而同地自覺留下來,一篇篇文章反復閱讀、校對,一張張圖片精挑細選,經常加班至深夜,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雜志出刊的質量。如果說我們是一家人,那么雜志就像是我們共同的“寶貝”,如果沒有愛心、耐心和細心,“寶貝”又怎么能健康成長? 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,轉眼間,《馬術》也已經十周歲了。 在這十周年之際,衷心祝愿我們的“寶貝”越來越好,憑借優(yōu)質的內容和精美的圖片,吸引更多的讀者加入愛馬人的行列中來!特別還要祝福咱們馬術雜志的大家庭,永遠充滿幸??鞓罚?/div> 文/張夢苑 |
©2011-2025 馬術在線 (京ICP備11042383號-3) E-mail:horsemanship@vip.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