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64年4月1日,在坎伯蘭郡公爵位于英國伯克郡的溫莎大公園馬場誕生了一匹雄馬,這一天恰逢日蝕,所以此馬便被命名為“日蝕”(Eclipse)。 坎伯蘭郡公爵、喬治二世之子威廉·奧古斯塔斯可能不是個好統(tǒng)帥 ,但他卻是個杰出的育馬者??上?,在 1765 年,年僅 44 歲的公爵便中風(fēng)早逝,他未能看到自己的“日蝕”有一天竟能成為純血馬界的“成吉思汗”。 公爵死后,“日蝕”便在拍賣會上出售,羊販子威廉 ? 維爾德曼以75 幾尼的價格就得到了它。買到這匹馬后,由于太難馴服,維爾德曼差點就把它給騸了。慶幸的是,終于有個人制服了這匹桀驁不遜的馬,并最終使整個純血馬育種業(yè)得益匪淺。直到“日蝕”5 歲,維爾德曼才讓它參加比賽,但在賽前的訓(xùn)練過程中,早已有間諜察覺到這是一匹速力非凡的馬。 1769 年 5 月 3 日,“日蝕”在埃普瑟姆賽場首次參賽,賠率為 4:1。愛爾蘭中校丹尼斯 ? 奧凱利對“日蝕”的表現(xiàn)有過經(jīng)典評論:“日蝕一出,誰與爭鋒?!贝撕?,他在“日蝕”身上押注賠率極高且都獲勝。第二年,他以 1750 幾尼的價格將“日蝕”買下,這是這位愛爾蘭人有生以來做的最成功的一筆交易。作為賽馬和種公馬,“日蝕”為他破天荒地賺得了 3000 英鎊的收入。 “日蝕”在 1 年半短暫的比賽生涯中,共參加了當(dāng)時最重要的 18場比賽,而且一般都以領(lǐng)先第 2 名 2000-4000 米(彼時的賽程普遍較長)的大優(yōu)勢獲勝,騎師約翰·奧克利從來就無需加鞭催趕。由于“日蝕”在賽場上的表現(xiàn)過于驚人,所以有很多比賽它是在沒有任何對手參加的情況下取勝的(彼時規(guī)則規(guī)定若只有一匹馬報名比賽,不可直接獲勝,必須跑完全程)。而且在當(dāng)時,很多比賽都是僅隔一天、甚至是連續(xù)兩天比,這在今天不僅不可能,而且是被規(guī)則嚴(yán)厲禁止的。 在所有比賽中,只有一匹馬曾有望跟“日蝕”一較高下,無奈經(jīng)過一番激烈對抗后,最終這匹馬的鼻端也僅能到達(dá)“日蝕”的肩膀。這匹馬就是布賽佛勒斯,它在隨后的多場比賽中勝出,贏得的聲譽也是實質(zhì)名歸。從 1771 年開始,連續(xù) 17 個月沒有任何馬愿意與“日蝕”同場競技。最后,“獨孤求敗”的“日蝕”只比了短短兩個賽季便選擇退役。 說“日蝕”是純血馬界的“成吉思汗”,除了這赫赫戰(zhàn)功外,還得論及其龐大的子嗣后裔,這就要從純血馬的歷史說起。 純血馬誕生于公元 17 世紀(jì)至 18 世紀(jì)之間。根據(jù)《純血馬族譜》(General Stud Book) 記載,那時英國引進(jìn)了 100 多匹中東地區(qū)的種公馬(阿拉伯馬、巴布馬、土耳其馬等)與英國當(dāng)?shù)卮岂R配種,配種所得的馬駒被認(rèn)作第一代純血馬。而當(dāng)今世界所有的純血馬的血統(tǒng),都可以追溯到其中三匹阿拉伯種公馬上,這三匹馬也因此被稱為三大始祖 (Three Foundation Sires)。 第一匹被引入英國的“拜耶爾土耳其”(Byerley Turk, 1679年 -1705年) 和第三匹被引入的“高多芬阿拉伯”(Godolphin Arabian) 是現(xiàn)時超過 5%的純種馬父線的始祖。根據(jù)《純血馬族譜》的記載,“拜耶爾土耳其”子嗣甚少,直到 1758 年,它的玄孫“希律”(Herod) 出生后才開始擴大它的比率;“高多芬阿拉伯”在英配種 15 年,其中以 1748 年出生的“馬湛”(Matchem) 影響力最大。 “達(dá)利阿拉伯”(Darley Arabian,1700 年 -1730 年 ) 是三大始祖中第二匹被引進(jìn)的種公馬,由托馬斯 ? 達(dá)利先生在 1704 年間引入英國配種。其后代包括從未出賽的“巴雷特徹特”(Bartlett's Childers),它便是“日蝕”(Eclipse) 的高祖父,不過“日蝕”同時還是“高多芬阿拉伯”的外曾孫。繼承“達(dá)利阿拉伯”和“高多芬阿拉伯”兩支優(yōu)秀的血統(tǒng),除了使得“日蝕”本身戰(zhàn)功赫赫以外,它的子嗣也不乏賽場驍將,共有 344 匹冠軍子嗣,總計贏得過 862場比賽的勝利。而當(dāng)今世界 95% 以上的純血馬都是“達(dá)利阿拉伯”和他的后代“日蝕”的直系子孫。 1789 年 2 月 27 日,24 歲的“日蝕”死于急腹癥?!叭瘴g”死后,法國解剖學(xué)家夏爾·維亞拉·德圣貝爾對它予以剖解并進(jìn)行了體尺測量。人們解剖它時發(fā)現(xiàn)它的心臟竟然重達(dá) 14 磅(約 6.4 千克),這也許是它成功的關(guān)鍵。而它這“大心臟”的特征也傳給了它的后代,如美國三冠王“秘書處”(Secretariat) 和澳洲奇馬“法雅納”(Phar Lap)。 “日蝕”的骨骼則成了收藏家的最愛。實際上,沒有人可以肯定說哪個是真的,因為據(jù)說至少出現(xiàn)了六架“日蝕”的骨骼。英國傳統(tǒng)是賽馬死后要下葬它的三個 H(“Head”、“Heart”和“Hoof”即頭部、心臟和蹄部),然而如“日蝕”這樣的傳奇賽馬、種公馬,死后人們保留了他的右后蹄,以做永久紀(jì)念。英王威廉四世贈與英國馬會的鍍金鼻煙壺便是用“日蝕”的右后蹄制成的。 斯馬已逝,傳奇永存!目前英國著名的一級賽“日蝕錦標(biāo)賽”(Eclipse Stakes) 和美國純血賽馬界的最高獎“日蝕獎”(Eclipse Award) 均以“日蝕”命名,“日蝕”的故事也一直在無數(shù)的賽馬人口中傳唱。 文、圖/李文 |
©2011-2025 馬術(shù)在線 (京ICP備11042383號-3) E-mail:horsemanship@vip.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