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奧多爾·席里柯(1791-1824) 奴隸與馬的較量,布面油畫。 私人藏品 泰奧多爾·席里柯(1791-1824)出生在法國諾曼底,是19世紀初期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驅,他的眾多代表作均以馬為主角??梢哉f,在法國這樣一個終日氳氤著香水氣味的城市,畫家的成長會更為精致。作為頗有經濟頭腦的法學家的兒子,18歲的席里柯中學畢業(yè)后即進入當?shù)刂嫾铱枴ぞS爾內的畫室,不覺間決定了一生的事業(yè)。而與父親的期望恰恰相韙,這似乎是不可違拗的天才的命運。 通常,純?yōu)樗囆g的藝術家總是貧困的,然而席里柯卻擁有一個富足的家庭,并不為金錢煩惱。年輕時,他是一名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嚴謹教學的美術老師,可惜他的才華并沒有得到校方和學生的認可。心中對藝術的渴望,讓他毅然決然離開了課堂,選擇去巴黎留學。留學期間,他很幸運地在凡爾賽宮汲取靈感,開始了自己的創(chuàng)作之路。偶然的一次機會,他發(fā)現(xiàn)了凡爾賽宮皇家馬廄,自幼就喜愛馴馬表演的他很快就被這里所深深地吸引,也獲得了有關馬匹解剖及馬術行為學方面的專業(yè)知識,從此與馬結下了深深的緣分。 席里柯畫馬的作品達千幅,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馬的癡愛。然而,他一生與馬相伴的生活并未持續(xù)多久,慢性結核的病痛無情地吞噬著他日漸衰退的體力和精力。緊接著,這種痛苦在一次騎馬訓練中終結,他不幸墜馬身亡,享年33歲。 《奴隸與馬的較量》的創(chuàng)作靈感,來源于席里柯 1816 年之后的生活經歷。那一年,拿破侖在法國發(fā)動的戰(zhàn)爭宣告失敗,面對處于戰(zhàn)亂中的故鄉(xiāng),他選擇了離開,并在意大利羅馬定居。在羅馬,他領略到了異國風情的魅力,也平生第一次觀賞到羅馬狂歡節(jié)中著名的表演項目“裸馬賽會”(指沒有騎手參與的賽馬活動)。壯觀的表演場面再次激發(fā)他創(chuàng)作了一系列以“表現(xiàn)人類與馬之間力量與控制”為主題的畫作,這幅作品就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主題創(chuàng)作。畫作于 1817 年面世,是席里柯早期的成名作品。它直觀清晰地表達了歐洲原始部落的奴隸掌控馬匹的方式,還借助富有張力的躍馬動作和奴隸們生動的造型,間接地使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畫家在創(chuàng)作畫作時的動蕩不安、沉郁苦悶的內心世界。 |
©2011-2025 馬術在線 (京ICP備11042383號-3) E-mail:horsemanship@vip.sina.com